「天龍八部」是什麼?

說起『天龍八部』,相信很多人會想起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可真正的『天龍八部』卻是一個佛教中的八種神道怪物。『天龍八部』究竟長啥樣?21日, 作為重慶市第三屆文化遺產宣傳月主題活動之一———重慶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重慶市考古所組織30名文化遺產愛好者,走進了重慶潼南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考古 現場,搶先一睹風采。

283尊摩崖造像再見天日

潼南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位於潼南縣崇龕鎮薛家村1社的張家灣一處小山包上,距離重慶主城大約有3小時車程。從去(2011)年9月到12月,重慶市文物考 古所對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進行考古搶救性清理,發現千佛寺摩崖造像呈東西走向,坐北朝南,東西長35米,殘高4米,目前一共清理出摩崖造像窟龕43個,雕 鑿各類造像283尊,發現文字題記27則。考古專家推測,該摩崖造像早到中唐,晚至元明,其中以晚唐造像為主,其次為北宋造像。

『這是目前重慶地區發現最早的佛教摩崖石刻造像,比大足石刻的年代還要早。』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考古所工作人員劉清莉介紹,晚唐造像中,除了有阿彌陀佛五 十菩薩、菩提雙樹、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外,還有人形天龍八部;而北宋則有雙地藏、三身地藏、降龍十六羅漢等。考古所工作人員介紹,去年,這個小山包被一個 當地人承包,專門用來挖去碎石,結果在施工過程中露出了掩埋在碎石下的摩崖造像。

在摩崖造像附近土生土長、今(2012)年63歲的張慶明介紹,在上世紀50年代,這片摩崖造像本來是裸露在外的,而且規模遠比現在大,有整整9層,長度 有50來米。1958年到1962年,崇龕鎮興建水庫需要石材,就從這片山上挖取石頭,結果山包上部的佛像被毀損,而剩下3層造像則被泥土和碎石掩埋了起 來,直到去年再次被發現。

八種神道怪物個個有人形

在目前發現的43個造像龕中,第20號和第36號兩個龕雕刻著人形『天龍八部』。劉清莉介紹,『天龍八部』源自古印度神話,經過佛陀教化逐漸成為佛經上的護法神,實際上是八種神道怪物,其中以為首,另外還有夜叉阿修羅乾闥婆緊那羅迦樓羅摩睺羅伽

天是指天神,眾多天神中以帝釋天為尊,站在佛陀左邊。龍顧名思義,頭上頂著一條龍。夜叉則是頭戴五邊形頭冠,怒目圓睜,嘴巴張得很大,懷中還抱著一個嬰 兒。阿修羅則有三頭六臂,三張臉中正中的臉是慈悲相,其餘二張一為惡相,一為笑面。乾闥婆是帝釋天的樂神,頭戴高冠,長著一雙大長耳,善於使用幻術。緊那 羅也是帝釋天的樂神,髮髻前方雕刻有一個角。迦樓羅也就是金翅鳥,人面上雕刻一長鳥嘴,頭上有如意珠,最喜歡吃龍肉。摩睺羅伽則是大蟒神,頸部纏繞著一條 蛇。

眾寺廟緊挨陳摶老祖故里

既然這裡叫做千佛寺,那千佛寺的寺廟在哪裡呢?潼南縣文管所副所長徐林介紹,就像是消失的上清寺一樣,千佛寺如今只保留下了一個地名,在地方史料及現場已 找不到任何痕跡,就連建造的年代也無從考證。但在崇龕鎮上,除了千佛寺,距離千佛寺一公里外還有萬佛寺,另外還有一座回龍寺。

為什麼這麼多的寺廟會聚集於此呢?徐林說,實際上,崇龕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隋朝時期就建立了隆龕城。唐朝時,為了避李隆基的諱,改為崇龕,並在中唐時建縣,老縣城就離摩崖造像2公里左右。此外,在距離千佛寺大約2公里處,就是著名的陳摶老祖故里。

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藍勇介紹,除了遠近聞名的大足石刻,在大足附近的潼南、四川安岳也有著眾多的石刻。一個原因是佛教從漢代傳入中國後,在唐宋時 期迎來發展高峰,佛教不斷世俗化和大眾化,為石刻提供了群眾基礎。二是由於川東地區的地質以砂岩地為主,材質便於造像,為大範圍的石刻提供了物質條件。

按大足模式打造潼南石刻

據了解,目前發掘出的千佛寺摩崖石刻岩壁,長35米、殘高4米,估計只占整體的三分之一。徐林介紹,潼南的摩崖造像石刻總共有59處,但目前對外開放的極 少。其中,在距離千佛寺1公里的萬佛寺,也有裸露的200多龕造像石窟,在潼南縣城西北1公里的定明山北麓,還有126龕928尊造像,最早可追溯至隋 代。

下一步摩崖會怎麼辦?重慶市考古所所長助理林必忠說,目前市文廣局已將千佛寺摩崖造像申報第七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過結果尚未出爐。潼南縣文廣新 局副局長黃興建說,下一步要對石刻文物做保護與開發的整體規劃,結合潼南菜花節、陳摶老祖故里等其他資源,整體打造潼南的石刻文物。『我們與石刻之鄉大 足、安岳接壤,也想朝大足的石刻景區模式努力。』他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xui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